廉江市“智源廉江” 教育信息科技骨干团队
年度工作总结
为全面推进我市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化我市“互联网+教育”和“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推进“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信息化教学、教研系统的指导作用、以及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和孵化一批精通信息化技术和人工智能应用的教育教学人才,实现廉江市教育新质生产力的释放,全面促进廉江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智源廉江” 教育信息科技骨干团队通过创新教研机制,焕发教研工作的生机活力,打造教研尖兵队伍,落实教研任务,强化教研保障,提高教研水平。全力构建起以市级教研团队为主体,以教研示范校和镇级教研为两翼,实行市校点三方联动全新基于“人工智能+”的教研体系,努力实现“教研赋能”。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近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教育强市建设目标,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筑基础、优服务、促融合、强治理、保安全,加快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持续增强支撑引领廉江市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十三五”以来,廉江市以“融合应用”为主线,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的教师发展新机制,在“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上取得了长足进展。廉江市入选省国家课程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校3个,市级教学信息化示范校6个,智慧阅卷实验校36所、湛江市人工智能示范校2所。
全市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100%,多媒体教室建设覆盖率达92%,建设计算机教室45间、录播教室24间,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常态化应用条件基本具备。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趋于完善,网络学习空间登录总数近10.8万人次,95%教师开通了教师空间、93%学生线上学习空间,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不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普遍提升,全市2万多中小学教师(含幼师和中职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和粤东西北教师全员培训,100%通过考核。适应教育信息化应用蓬勃发展的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建成,全市中小学100%建立网络安全领导小组,100%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得到有效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大规模线上教育提供了有效支持,为加快廉江市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面临形势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信息化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益凸显,成为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新冠肺炎疫情使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信息技术支撑引领教育变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随着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优化教育结构、保障弹性供给、实现特色发展、促进师生成长,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已成为廉江市教育的重中之重。廉江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须积极顺应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大势和人才培养需求,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抢抓机遇,统筹谋划,有效解决农村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优质教学资源结构性短缺、教育数据整合开发共享机制不健全,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不足、教育网络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支撑引领廉江市教育现代化建设。
二、“智源廉江”建设措施和成效
为了创新教研机制,焕发教研工作的生机活力,打造教研尖兵队伍,落实教研任务,强化教研保障,提高教研水平。“智源廉江”教育信息科技骨干团队以市级教研团队为主体,以教研示范校和镇级教研为两翼,实行市校点三方联动全新基于“人工智能+”的教研体系。
(一)组建市级教育信息科技骨干团队
2024年2月,在市教育局和市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智源廉江”教育信息科技骨干团队组建工作正式开展,经过将近半年的观察与遴选,确立了陈发掀等30名教师作为“智源廉江”教育信息科技骨干团队首批成员,6月28日,经教育局同意,“智源廉江”教育信息科技骨干团队正式成立,并制定了团队管理章程。根据章程,团队分成理论研究组、培训指导组、技术支持组、实践推广组等几个小组,明确各小组的职责和任务,构建以教师数字素养为核心,以国家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双融双创”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活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精品课、教师优课等结合的一核心四应用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加快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加快应用并推广研究基于数字素养的各项教育技术。截止七月,市级团队开展培训活动16场次,开展进校指导活动4次,参加省、市级各项讲座活动27次。
(二)打造数字化技术赋能教育示范点
着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聚焦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核心问题,推动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推进精准教学、个性学习、智能评价,在“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建设基础上,加快数字赋能的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目前,确认并培育了廉江市第二十七小学和廉江市安铺中学作为数字化技术赋能教育示范校,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集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扩大数学化技术影响力。
(三)创新教研模式,以赛促学、促教、促研
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作为教研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教研模式,制定合理的评价量规,通过AI辅助,实现对教研教师的详细数据收集,同时,打造“智源廉江”网站为基础的教研成果展示平台,以成果促教研。另外,我们还进行了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跟广州市白云区建立了教育信息化帮扶关系,与湛江市科技协会、湛江市教育信息技术协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发动团队成员学校参加了省、市科技运动会、国家级白名单等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廉江市第8小学组织50名学生参加湛江市第三届科技运动会选拔赛,在湛江市级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九章算术项目,36人晋级省赛,在湛江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编程挑战赛获奖6人、湛江市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3D编程项目获得7人,同时,廉江市第十八小学为廉江市唯一一间获“优秀组织奖”的学校,该校刘艳老师获2024年湛江市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大赛“优秀工作者”;廉江市青平中学组织初一、高一学生全员参加湛江市级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九章算术项目,320人晋级省赛。
三、未来一年工作计划
(一)完善团队建设和管理
继续完善团队各项管理机制建设,逐步实现市、校两级管理模,加强研究创新链前端的新技术应用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热点、难点、关键点问题,在各类科研和教改项目中设立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完善常态化宣传工作机制,建构全方位、多层次、融媒体宣传模式,营造有利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加快应用并推广研究成果。
(二)开展常态化活动
落实教研制度,完善各项教研日常工作。开展每月一次的团队各部门例会,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应对策略,探讨接下来的工作重点。落实新一年工作计划,对团队建设情况进行及时反馈、研判和改进。开展每学期进行两次教师教学数字调查活动,了解教师教学数字素养水平,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开展每两周举行的常规培训活动,助力试点示范校教师信息化水平提高,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加强以赛促教、促研组织工作。
围绕每年常规竞赛,如“双融双创”、国家精品课、国家实验课程、国家白名单比赛、省、市级科技赛等,制定详细计划,采用“一对一帮扶”、“一对多指导”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全程帮扶,力争取得更好成绩。
(四)加快教研平台资源建设
加快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的教研平台建设,规划了教研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指导各学科落实集体备课,狠抓过程和细节,通过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各学科摸索出符合自身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模式,并形成教学设计、微课、作业等教学资源,并加以推广实施、改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